欢迎访问西北大学565net必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动态 — 正文

上一条:追光而上,笃行不息|565net必赢“国奖面对面”分享会圆满结束 下一条:我的求职故事 | 天道酬勤,云程发轫——国企篇

关闭

正学读书会 | 我院举办2025年第21期正学读书会
 

2025年10月21日,我院线上举办了2025年第21期正学读书会(总第132期)。西北大学565net必赢2024级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贞禾,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郭金燕、安洁、李杨恬恬、陈卓玉、李宇星、马前,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马玉娟、胡隆慧、薛梦瑶分别作为主讲人进行读书汇报,565net必赢2025级博士研究生郭雨晨担任评议人。

2024级心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孙贞禾汇报

2024级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贞禾分享的书籍是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她系统梳理了该书从关系形成、维系到终结的全周期机制,并对其科学框架、研究方法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汇报指出,本书以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构建了一套严谨而系统的亲密关系科学体系。从吸引力的起源、社会认知的影响,到冲突处理与关系修复,作者通过713篇最新文献的整合,展现出亲密关系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书中对“文化—生物”交互作用的探讨,以及对爱情、友谊、权力等核心主题的跨学科分析,为听众提供了一场关于“关系何以可能”的知识盛宴。本次分享不仅深化了个体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理解,也激发了关于“如何将学术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的集体思考。正如孙贞禾的总结:“亲密关系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场持续终生的实践。”

博士评议人郭雨晨在听取汇报后,对内容的条理清晰与结构完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汇报“提炼了关系全周期机制”,并体现出“严谨科学的框架”。同时,评议人也指出本书在方法论上的“批判性与包容性”,尤其是在引导读者反思研究局限、培养科学思维方面的价值。此外,评议人还提出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数字媒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融入现实关系实践,尤其是针对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下的关系模式进行更多探索。

            

        

孙贞禾的书籍分享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郭金燕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郭金燕分享的书籍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她从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作品鉴赏与现实反观三个维度展开。她首先介绍了费孝通先生的地位,他一生致力于为农村、农民的发展谋出路,展现了其深厚的济世救民情怀。其次,她介绍了书籍的创作背景以及学术地位,节选了“乡土本色”、“差序格局”及“家族”等章节,通过中外、今夕的对比,引发了对乡土社会中的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等特点以及现代社会农村人口流失与发展落后现状的思考。随后探讨了西洋的团体格局与中国差序格局的区别以及中国人家族观念的具体特点。最后她指出乡土社会并非是封建迷信的、土里土气的,而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合理性。我们在传统中发展、更新,却始终安土重迁,深爱着这片土地。

郭雨晨博士进行点评。首先对郭金燕同学汇报中将乡土社会特点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予以肯定,并建议郭金燕同学运用书中的知识进一步思考该书与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的关系,深化对现实意义的挖掘。


      

郭金燕的书籍分享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安洁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安洁分享的书籍是朱迪丝·A·霍尔顿的《经典扎根理论》。首先她对质性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通过质性研究引入了分享的书目,对于作者以及扎根理论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书中强调“一切都是数据”的开放研究理念,将扎根理论定义为一套逻辑一致的“发现”理论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程序,是能够捕捉和概念化社会环境中潜在模式的一种研究路径,并强调了扎根理论的互动性和自下而上的理论涌现过程及编码过程。

郭雨晨博士对安洁同学的读书分享内容进行点评。首先她对安洁同学分享的内容给予了肯定,她的分享内容展现了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特别是扎根理论的深入理解,具备良好的传达能力。且分享内容全面系统,PPT中不仅对比了质性与量化研究,还系统介绍了扎根理论的概念、核心原则、研究过程及关键操作步骤。基于安洁同学的分享内容,郭雨晨博士指出扎根理论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一种看待世界和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强调在研究中保持理论敏感性和正视数据复杂性的重要性,强调研究过程中需不断质疑与修正,体现扎根理论的反思性与迭代特征。郭雨晨博士建议,单一的质性或量化方法可能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建议未来可探索质性与量化方法的结合,发展混合研究设计。

         

  

安洁的书籍分享汇报

     

2025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李杨恬恬汇报

2025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杨恬恬分享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分享不仅梳理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演进脉络,更着力挖掘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公共管理的深刻启示。分享重点解析了恩格斯如何通过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这一科学方法论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关键视角:分析公共问题必须深入到社会生产关系层面,而非停留于表象。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正是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公共治理难题的深层根源。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具有结构性思维,致力于从根本上调节社会矛盾。分享还结合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探讨了社会主义公共治理模式的创新方向,如强调系统性、计划性和整体性。这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更精准、高效的资源配置与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分享从“公共管理者角色”这一核心命题出发,指出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现代公共管理者应摒弃“救世主”心态,完成从控制者到服务者、赋能者的转变,其核心使命在于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创设有利于人民创造力的制度环境。

郭雨晨博士对安洁同学的读书分享内容进行点评。她指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了解思想史,更多是学习立场观点方法。汇报启发同学们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可拓展阅读不同领域的专家著作乃至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著作,以更宽广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术视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本次分享成功搭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公共管理学科之间的桥梁,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理解当代治理实践、塑造公共精神不可替代的价值。

                        

       

李杨恬恬的书籍分享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陈卓玉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卓玉分享了杨华教授的《大国治县》一书。她围绕该书的核⼼主题、研究⽅法、主要观点与现实启示四个⽅面展开论述,指出《⼤国治县》以县域为切⼊点,系统剖析了中国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与个案研究,本书揭示了县域在政策执⾏、资源调配、干群互动等⽅面的复杂逻辑,并提出了“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压缩版”等具有启发性的观点。最后,陈卓玉同学分享了她的阅读体会,认为该书不仅为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微观运行提供了重要窗⼝,也对县域干部的实践工作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学习研究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

郭雨晨博士对陈卓玉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认为她的汇报体现了其对当代中国县域治理议题的深刻洞察和扎实的资料整合能⼒,已初步构建起县域治理的分析框架。郭雨晨博士建议,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开展类型学比较,选取不同类别的县域进⾏深入的案例对⽐研究,分析其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治理困境与创新实践,从而提炼更具解释⼒的本土化治理理论,为优化县域治理体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深化对书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陈卓玉的书籍分享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李宇星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宇星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蛙》进行了深入解读,从多维度剖析了这部触及中国生育政策与人性深处的文学经典,引发了在场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深刻思考。汇报中,李宇星同学以小说中“姑姑被青蛙围攻”的经典场景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万心从“送子观音”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者,再到晚年忏悔者的悲剧人生轨迹。通过对“蛙”这一核心意象的解析—既是新生命的象征,又是历史亡魂的控诉—他精准地把握了莫言如何通过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个人命运,折射出中国六十年来波澜壮阔的生育史。在人物分析环节,李宇星重点解读了姑姑万心这一复杂角色,指出她既是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历史罪责的承担者,其形象深刻地揭示了集体意志与个人良知之间的张力。同时,他还分析了叙述者“蝌蚪”的软弱与妥协,以及王仁美、陈眉等女性角色在不同时代的悲剧命运,展现了生育问题背后权力、伦理与人性的复杂交织。

博士点评人对本次汇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李宇星同学不仅准确把握了小说的文学价值,更从公共管理的专业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政策执行者困境、个体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等现实议题。点评人指出,《蛙》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对执行者心理异化的描写,为理解公共政策的人性维度提供了宝贵素材,极具现实启发意义。通过文学与公共管理的对话,同学们对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人性考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宇星的读书分享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马前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前分享的书籍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她主要从写作背景、内容概要、核心观点、实践应用、反思与批判五个部分展开。首先,她从写作背景入手,指出19世纪末正是美国从产业资本中迅速崛起的时期,这一时期大量的工业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工人团体,但错误指挥与低效造成大量人力资源浪费,泰勒认为最佳管理应是建立在明确法规、条例和原则上的科学。其次,她梳理了该书的内容概要并详细阐述了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各种实践性知识并总结归纳为规律、规则甚至是数学公式;科学地挑选工人并逐步地开发其能力;将科学知识与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整合起来;建立合作关系。最后,她结合现实,肯定该理论以科学方法提升效率、推动分工专业化与管理科学化、奠定了现代组织管理方法论基础,但也存在目标单一、缺乏人性化、有僵化风险等局限。

郭雨晨博士对马前同学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指出马前同学的分享体系完善,结构清晰,不仅包括系统理论阐述,还结合实际进行现实的反思与批判。建议在未来研究中以《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进一步梳理理论演进脉络,与后续流派开展理论对话,从而更好地把握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马前的读书分享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

硕士研究生马玉娟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马玉娟围绕阿马蒂亚·森的经典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进行了读书分享。她从作者简介、核心命题、理论超越与现实批判、思考及启示等维度展开,系统阐释了森所提出的“发展即实质自由的扩展”这一核心命题,主张将发展的目标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拓展个体追求“有价值生活”的能力。在汇报中,她详细介绍了森提出的“五种工具性自由”,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与防护性保障,这些自由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促进,共同构成了实现实质自由的支撑体系。最后,结合中国发展实践,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发展,切实促进自由与能力的平等实现。

郭雨晨博士对马玉娟同学的汇报进行点评,她认为该同学准确地把握了阿马蒂亚·森发展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清晰地阐释了森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以及其提出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范式革命。她建议在阅读这本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理论和框架,进行一些深入性的研究,例如本土化应用和指标的构建,尝试运用可行能力框架来评估中国具体的某一项社会政策,进行一些具体的实践应用。

                

         

(马玉娟的读书分享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

硕士研究生胡隆慧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胡隆慧分享了《公共问题经济学》一书。主要从背景介绍、内容分享、总结思考以及讨论展望四个部分出发,通过对美国老龄风险以及美国医疗改革的案例介绍,分享了本书的主要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

郭雨晨博士对《公共问题经济学》这本书进行了点评。本书为我们提供一个分类成因以及工具模型,最主要的是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展示了运用经济学工具去分析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方式。《公共问题经济学》这本书,其实是公共经济学领域非常优秀的一本入门读物,它也以这种比较清晰易懂的语言,将这种标准的经济学原理应用在书中,针对税收、教育、社会福利这种典型的公共政策领域进行分析。书中也始终坚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关注人们如何对激励作出反应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关注如何通过改变激励来达成目标或者说产生意外后果。最主要的是本书他教导我们不要简单的以好坏来评判政策,是要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政策它的成本收益和分配效益,以此来培养大家的思维方式。

               

           

胡隆慧的读书分享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

硕士研究生薛梦瑶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薛梦瑶同学分享了由彭华民所著的《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她结合自身社会保障专业视角,系统深入地讲解了这本书。她从书籍核心定位与原著结构、西方福利理论演进阶段、原著批判性观点、全球化福利新挑战、中国社会保障借鉴路径五个部分展开介绍,引出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是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提供“理论镜鉴而非模板照搬”。她指出此书并非简单罗列西方理论,而是以“价值-主体-空间”三维框架拆解福利理论逻辑,如何立足中国国情吸收西方经验,用多元视角解决社会保障现实问题是本书的最大亮点。除此之外,她用英国福利私有化改革、欧盟跨境社保协作这两个典型案例,说明了福利公平与效率、国家主权与超国家治理之间的平衡难题。她特别强调了制度适配性的重要性,提出可以通过“多元协作供给”“差异化政策设计”等创新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

郭雨晨博士对薛梦瑶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薛梦瑶同学的汇报有两个亮点:一是内容紧扣原著,从理论溯源到中国启示的梳理逻辑严密,体现对书籍的深度理解;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成功将西方福利理论与中国社会保障实践需求相结合。同时,郭雨晨博士建议:“阅读这类理论专著时,可以尝试将书中的分析框架与具体政策案例深度结合。

               


薛梦瑶的读书分享汇报

                 

          

“正学读书会”是我院为激励研究生扎根经典学术文献,夯实研究学理基础,培植学术研究定力,提高研究生查文献、读文献、学文献、品文献能力,助力学院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我院始终践行“以学术为志业、以公管为旨趣”的价值倡导,通过开展“正学”系列品牌学术活动,为全院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提升学院学术涵养力与影响力。

版权所有:565net必赢客户端-www.565net.com|官方网站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